会员作品

看看高原牧民是怎么脱贫的2020-10-21 By 高均海

浏览:
48 
器材:
未知
描述:
首先向读者传递一个好消息,2019年底前,青海藏族自治州玉树市称多县顺利退出深度贫困县;囊谦、杂多、治多、曲麻莱4个贫困县达到脱贫摘帽退出标准。 我国国土辽阔,不同地区的自然和社会条件不同,民族众多,不同民族习惯不同,在脱贫路上解决的路径也就不同。在玉树,高原牧民退草还林,离开了赖以生存的牧场,10月15日,“同饮一江水,共话澜湄情”中外媒体采访走进杂多县牧民希望家园,去牧民新家“做做客”,让她们讲述在脱贫路上的故事和幸福感。 采访对象:群尕 杂多县异地扶贫搬迁安置档案。搬迁原因:生存条件恶劣,生态环境脆弱,家庭困难,无力建房。搬迁时间:2017年10月 记者:为什么从牧场搬迁到移民新村 群尕:一是生存环境恶劣,二是响应国家退草还林,建设生态三江源。 记者:离开了牧场,没有了牛羊,你靠什么生活? 群尕:国家有政策,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纳入生态管护公益性岗位;还安排在社区打工,都有工资和补贴,在虫草收获的带着老大孩去采摘虫草。 记者:虫草占你整个的收入有多少? 群尕:1/3 记者:你对现在的生活条件满意吗?和过去相比差距大吗? 群尕:天壤之别,过去我们的饮食,只有牛羊肉和奶茶,生存条件非常差,更谈不上去洗一个干净的澡,现在住是洋房,厨房卫生间卧室干干净净的,和城里人住的没有什么两样的,水果、蔬菜也是我们餐桌上天天的家常食物……。 同行一道采访的《越南之声》驻北京记者站站长吴碧顺女士,对我国的脱贫攻坚非常感兴趣,问了很多,用视频记录了主人家里的每一处。 群尕告诉记者,他们全家5口人,老伴和三个孩子,也有私家车,两室一厅的房子,虽然面积不大,但设计的很合理,不含家具,房间装修花了四万多。客厅一个较大的金属保险柜引起了我们的注意,群尕说里外放的都是老伴的首饰和嫁妆,搬迁是用卡车拉到新房的。整个采访过程,主人一直面带笑容,可以看出是发自内心的幸福和党、政府感激。 杂多县,在党的民族政策照耀下,不仅实现了灾后崛起,而且实现了转型发展的跨越。特别是自2016年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,县各部门不懈怠、不松劲、不歇脚,就像抓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一样,全身心投入这场攻坚战。据了解,党的十八大以来,玉树市、县投入大量的扶贫资金,产业园区建设、到户产业扶持、易地扶贫搬迁、危房改造、技能培训等扶贫政策一个接一个得到落实,脱贫攻坚成效显著。